彼得紅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
前往花蓮七星潭會經過兩旁附有防風林的193縣道,而這條道路將被縣府拓寬,共花費七億。不合理的地方是,此案是民國89年時為疏通花蓮港後的貨運流量而有的提案,但花蓮港疏通後,也並沒有帶來更多的運輸流量。但前年時,這項多年前的提案,甚至要不經民主程序就通過,這激起了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的齊聲抗爭。
還未拓寬時,就已有幾家財團私下謀劃如何分配開發利益,拓寬正是為服務觀光產業資本,例如在防風林旁邊蓋設旅館。政府官員總是以「給花蓮帶來更多工作機會」為理由,主張在不應該開發的國土保安林地中破壞防風林。過去花蓮台11線花100億拓寬前,也期待為當地帶來觀光產業的工作機會,但是事實是開發後受益的並非當地的勞工, 而是握有資金的財團。而交通疏暢能帶 來地方經濟的發展嗎?南投到台中的道路通暢後,因為南投人到台中消費與工作方便許多,導致原有南投的經濟反而沒落,雲林是國道所經之處但當地經濟反而不發達。這是沒有計劃、以利潤為依歸的經濟發展,這是一個緊箍咒!
長期關心生態議題的齊淑英老師以夏威夷觀光做比喻,當地的海灘經營多年還能保持完善,是因為不像花蓮為了服務於觀光開拓而把當地的生態樹林資源都破壞殆盡,而是有更完善的環境護育措施。193縣道拓寬後,將失去原有的綠色防風林,而這樣的環境破壞不是輕易就可以恢復的。
我們反對不民主的開發程序!自然不是無窮無盡的資源,環境保育不容被資本牟利踐踏。社會主義者支持居民為環保而鬥爭,反對鉅富在花蓮的各種災難式的開發行徑。只有將地產開發商民主公營化,將地方開發及地方上的公共道路建設交由居民及勞動者民主管理,才能服務於居民的需要,而非假「公」濟「 私」為財團鋪橋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