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兩營皆為工人階級的敵人
左仁 社會主義行動
1 月13日台北有10萬人遊行,宣示對馬英九總統的憤怒,遊行隊伍下午2時將在台北市仁愛路4段與逸仙路口集結,下午3時正式出發,約下午5時抵達凱道晚會 現場。是次行動由資產階級的反對派民進黨號召,主打三項訴求,包括「換內閣救經濟」、「反對媒體壟斷,駁回壹傳媒併購案」,以及「召開國事會議,解決國民 年金改革和國家財政危機」。群眾高喊「人民火大,一路嗆馬」、「馬英九下台」。但不代表他們因為響應民進黨的呼籲。相反,民進黨並無意欲提供清晰的出路, 所謂的「改革」不過是空洞的口號,用以收割民怨的資本,為未來台中立委補選鋪路。
在去年總統大選後僅僅一年,台灣經濟陷入危機,令物價房 價飆升、年青人工資低和失業率高企、工人的實質收入比14年前更低,馬英九民望只剩下13%,不滿意度達至7成。執政的國民黨以一貫欺壓和分化勞工的手段 維護資本家利益,激起群眾怒而上街。去年,中資旺中媒體集團因為收購《蘋果日報》,媒體壟斷的事件鬧得沸騰騰,言論空間被財團箝制,而《壹傳媒》老闆黎智 英最後與辜仲諒、王文淵、蔡衍明等人達成交易,將公司出賣給旺中集團,激發《壹傳媒》記者的憤怒,事件亦揭破資本家虛偽的民主面紗。因此,遊行隊伍中亦不 乏警覺新聞自由受威脅的青年人,高舉標語聲援被打壓的內地自由派媒體《南方週末》。
正 如與過往藍綠兩黨運動113集會前半段,各頭人一再高呼支持台中立委的補選,整場集會反覆地懇求支持者讓民進黨能重返執政與立院過半,更讓選舉算計欲蓋彌 彰。即使是這樣,社會主義者也應該積極介入,爭取行動中普遍群眾的支持,同時高舉自己反對資本家政黨的旗幟,激化民眾對於藍綠兩黨的不信任,強調以工人階 級的獨立組織領導鬥爭,才能走出現時的窘局。
與去年總統大選一樣,台灣主權的議題在今次遊行沒有發揮什麼影響力,民眾愈來愈瞭解最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源自於階級矛盾,尤其在反媒體壟斷、華隆以至其他企業的工人抗爭、反核鬥爭,都在揭露藍綠兩營都無法真正為勞苦大眾帶來出路。
以 勞工團體主導的「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批評民進黨的三個口號空洞無物,沒有實質綱領帶領台灣群眾和工人走出困局,而朝野兩大黨都是代表資本家的利益。「人民 火大行動聯盟」號召1月19日在凱道「勞工自救大遊行」,當天下午1點在台北捷運西門站4號出口集合,遊行至總統府前。參與的勞工團體中有自主工聯、台北 市產業總工會、台中市產業總工會等等。工人國際委員會台灣呼籲所有支持工人鬥爭的民眾和團體到場支持。
遊行主題特別關注到最近勞保危機的 議題,政府為保持低稅率而將勞保的責任歸究台灣工人,朝野兩黨皆以「國企福利太高」為題轉移視線,務求砍掉工人的年終慰問金。國民黨已經將退休年終慰問金 削減近200億元,國營事業年終獎金撙節接近一半,而民進黨所提倡的是IMF式的「改革」方案,即將工人的福利完全砍掉!此外,馬英九今年的元旦祝詞亦令 國民黨不打自招地承認自己是資本家政黨。馬的祝詞中提及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不過是與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更多通商貿易,以剝削工人和剝奪農民土地為基 礎,為的是資本家的利潤,所謂「逐漸走向自由貿易島」就是要想台灣變成人間煉獄。
藍綠兩營向來都欺壓勞工福利。民進黨在2006年勞保條 例修法時,曾提出年資給付基數僅1.1%,是最惡劣的版本,後來國民黨在群眾壓力才提出1.3%版本,兩者與勞工團體2%的要求都有遠遠的距離,但勞工團 體仍然不滿群起上街抗議,最後才爭取到1.55%,因此兩黨都不值得勞工信任。
台灣工人階級亟需一個屬於自己的政黨,打破藍綠政治壟斷,反對資本壟斷壓迫工人階級。
工國委(CWI)台灣認為:
· 反對藍綠政治壟斷,建設群眾性工人政黨
· 向富人和財團徵重稅,保障勞動群眾生活
· 廢除政府官員特權,與基層工人同薪同酬
· 民主公營化大企業、所有銀行,歸於公共民主擁有及管理
· 以工人代表、貧農代表、失業者代表及青年代表組成真正的民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