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我們
  • 訂閱刊物
  • 捐款支持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Alternative Taiwan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Alternative Taiwan
  • 國際
  • 臺灣
  • 中國
  • 香港
  • 理論
  • 歷史
歷史臺灣

解嚴三十周年

by ISA Taiwan 2017 年 9 月 25 日
2017 年 9 月 25 日

許偉育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
1949年5月,在內戰中節節敗退的國民黨政權宣布台灣戒嚴。隔年爆發朝鮮戰爭後,美國大改先前的對華政策,給予國民黨政府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包括派駐第七艦隊隔絕兩岸,將它作為冷戰時期反共的軍事堡壘,這無疑幫助了國民黨在島內的高壓統治。
563c0dfec6a44
1987年7月15號,蔣經國下令中止自1949年5月19日頒布的戒嚴令。然而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在蘇聯和中國的盟友關係仍鞏固之時,台灣對於美國而言無疑是防堵史達林主義陣營東進的堡壘之一,在此時期、美援、美軍,美國對蔣介石的各種支持無疑確保了國民黨在島內的高壓統治。為了避免台灣群眾響應大陸的革命,國民黨亦推動部分的土地改革藉此來緩和佃農與地主間的階級矛盾。並將從日本殖民體制接收過來的產業配發給部分地方豪族與地主,從而收編了島內原有的社會上層。這構成了全面軍事獨裁政策的另一部分基礎。然而38年後,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下令中止戒嚴。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這是否代表專制政府會自願改革?
08photo
隨著戰後的資本主義繁榮期與美國的援助及生產基地的轉移,台灣開始走向一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社會,台灣的本地新興資產階級也開始發展並茁壯起來,但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凌駕在這之上的是國民黨的官僚統治集團及裙帶資產階級。
在文革過後,毛澤東的外交政策急速轉向右翼,主張與美國達成聯盟以抗衡蘇聯。爾後美中兩國開始趨於合作,終在1979年正式建交,這是改革開放(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第二年,同年美國與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斷交,這對蔣家的島內地位也帶來巨大挑戰。解嚴時任新聞局長的邵玉銘亦談到:「當年的戒嚴令不外乎是為了反共。然而從70年代中期後,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各國紛紛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當初的『匪權』被扶正,中華民國的長年威權統治與自主性被質疑。」
14549267450410.jpg
同時,民主運動也在不斷向國民黨政權發起挑戰。1979年1月發生了反對政治迫害的橋頭事件,這是戒嚴三十年來台灣的第一次政治示威活動。而同年年底亦爆發了美麗島事件,上萬名反專制集會群眾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再一次衝擊了蔣家及國民黨官僚集團的統治地位,並轟動全台各界。
群眾對於國民黨的不滿亦是一股推動解嚴及至民主化的重要因素。在同一年代中,同屬美國反共堡壘的南韓爆發了光州民主化運動,強烈的反軍事獨裁訴求一路延續至1987的六月民主運動。在菲律賓,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推翻了獨裁者馬可仕。國際民主運動的勝利對於台灣群眾來說是巨大的鼓舞,同時也令國民黨政權感到恐懼,使蔣經國知道若果不作出民主讓步將會步上上述國家的後塵。
images (1).jpg
時至1987年,這時期的蔣家政權極力希望與台灣島內的資產階級勢力合作,以減小專制政權所面臨的反抗與威脅。在已故經濟學者邢慕寰的研究中明確指出:蔣經國與財團定期會面,對於財團所提意見「凡有所求,鮮不應允」。為了釋放國有體系壓抑著的生產力,加強自由市場競爭以走入世界資本,促進台資跨境剝削,台灣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對國內資本的高度管制。
覬覦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能成為新代工生產基地的台灣資本,為著逐利與進一步壓低生產成本,便成為推動解嚴的一股社會力量。但是他們為的是資本利潤、而非人民的民主權利。而解嚴宣布後,政府開放兩岸探親,背後最重要的是開放台資走入中國。但是,資本自由化沒有自然帶來政制民主化,解嚴後國民黨仍把持著《國家安全法》、《懲治叛亂條例》、《刑法》一百條等限制,台灣在當時仍非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制的社會。而且因為沒有一支強大的工人力量和社會主義工人群眾政黨,官員、政客、黑幫和資本家便得以勾結在一起,把控著實際權力。
pic03.jpg
蔣經國做出部分讓步,是為了避免群眾的進一步反抗甚至是革命;在解嚴前已開展的黨外運動中,台灣的資產階級自由派及小資產階級民主派已在試圖集結力量以對抗國民黨,而工人階級雖沒有在當時成為民主運動的領導力量,卻是對專制統治的最大威脅。解嚴三十年後,雖然沒有了國民黨一黨專政,但群眾仍然面對著資產階級的經濟獨裁和親商政府的一連串打擊。工人和所有被壓迫群眾只有一同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建立民主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才能獲得真正的民主,也就是由勞動者自己管理社會和經濟的權力。

中華民國兩岸探親冷戰反共台灣歷史國家暴力工人改革開放民主化民主運動蔣經國西進大陸解嚴解嚴三十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Email

相關文章

反對兵役一年制及軍事化

2023 年 1 月 17 日

中美衝突升溫   民進黨政府走向威權化和軍事化

2023 年 1 月 17 日

革命歷史:1931-1938年西班牙革命的教訓

2022 年 12 月 1 日

台灣:12萬人參與同志遊行

2022 年 11 月 13 日

同婚三年仍未平權:抵抗猴痘與愛滋污名

2022 年 11 月 1 日

九合一選舉:藍綠皆陷危機 工人鬥爭才是出路

2022 年 11 月 1 日
  • 加入我們
  • 捐款支持
  • 訂閱刊物

如果你有興趣瞭解更多關於我們的思想、活動和運動的歷史,請造訪本網站上的文章。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號召贊同我們的理念、支持我們的運動的朋友們,加入我們,或捐款支持,來強化我們的組織工作,而你也能親自參與,並投身於爭取社會主義世界的運動,成為這場鬥爭的一員!

聯繫我們

追蹤IG

追蹤臉書

追蹤臉書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 Telegram
  • Line
  • 每期訂閱/每月贊助
  • 單期訂閱/單筆贊助
  • 社會主義者雜誌簡介

Copyright © 2022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版權所有/隱私權聲明

  • 國際
  • 臺灣
  • 中國
  • 香港
  • 理論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