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我們
  • 訂閱刊物
  • 捐款支持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Alternative Taiwan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Alternative Taiwan
  • 國際
  • 臺灣
  • 中國
  • 香港
  • 理論
  • 歷史
臺灣

消滅資本主義性別壓迫 終結家暴悲劇

by ISA Taiwan 2019 年 3 月 10 日
2019 年 3 月 10 日

洪向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
今年一月新北市發生「肉圓家暴案」,一名男子只因12歲的兒子買的肉圓沒有加辣,便毆打兒子和妻子。妻子錄下受到家暴的過程並上傳網路社群,並表示自己和孩子多年受暴,引起了群眾的同情和憤怒,甚至有部分群眾毆打施暴者,但私刑卻無助於解決家暴的成因。熱烈的網路迴響中,甚至發現不少人表示自己也有受暴經驗:「我遇到的雖然不像家暴,但遭遇類似,能夠感同身受。」家暴帶來的心理創傷不只在當下,還會影響往後生活:「就算已經長大,想起那時我還是很害怕。」

上百人嘗試以私刑懲罰加害者


據調查,台灣每年家暴受害者過百萬人,四分之一的女性曾遭受伴侶或親人的暴力,但官方登記數字只有約十分之一。台灣受暴人數中女性佔70%,而男性佔了施暴者的76%,可見家暴並不只是「經濟問題」,也包括來自資本主義下女性被視為男性附屬物而衍生的父權壓迫,因此不論工人階級還是資產階級的家庭裡都有暴力發生。然而,在貧窮問題與父權制度結合的情況下,佔人口多數的工人階級家庭也會成為家暴的溫床。

性別歧視

職場性別歧視導致女性收入普遍低於男性,加上日益短缺和難以負擔的托兒養老服務、醫療教育資源等公共福利,受暴女性若選擇離婚(特別是若要扶養孩子),很可能意味著陷入貧窮。根據2018年公布的數據,台灣女性平均時薪比男性少14%,也就是說女性平均每年必須比男性多工作52天,才能達到和男性一樣的總薪資。以往的調查發現,台灣過半數貧窮人口屬於單親母親家庭。家務負擔更使得許多女性放棄全職工作,只能從事兼職派遣等缺乏保障的非典型勞動,因此更加深了女性對家庭的依賴而更難脫離施暴的丈夫。而且有研究顯示,因受到家暴而離婚的單親母親比一般單親母親的生活條件更加惡劣,例如平均月薪不到兩萬元。
民進黨尤美女和時代力量黃國昌等立委提出需要改善家暴通報系統和法律規範。我們支持打擊家暴的立法和制度措施,但是僅僅依靠這些措施還院不足以消除家暴。在1993年鄧如雯殺夫案引發的社會壓力下,台灣及後頒布了亞洲第一部反家暴法,但如今家暴依然肆虐。2008-17年間,被判有罪的家暴者中超過四分之一是累犯。

資產階級政府也往往輕視家暴案件。家暴事件有70%由警察和醫院通報,其它像是婦幼保護專線、學校和社工單位所發現的家暴事件,卻都長年低於10%,這意味著兒童和婦女往往到了處境嚴重才獲得救助。「肉圓家暴案」受暴女性曾於2013年向家防中心求助,但家訪中心主任當時無視事件,至最近受訪時仍將事件淡化為「肢體管教」!另外,受到家暴的婦幼缺乏庇護資源和其他援助(例如心理輔導)。目前全台只有26家庇護所,而且缺乏長期且全面的庇護方案。

缺乏公共資源

國民黨王育敏等政客,卻利用群眾憤怒提議把死刑納入虐童刑罰,把責任全部推給家長。死刑完全無助解決家暴背後的社會根源,這些支持新自由主義政客就正是元凶!社會主義者反對此一政策。死刑結果將是脫離家庭的兒童被交給非營利機構、宗教機構和個人慈善家來照顧。然而這些殘缺不全的機構並不能為受害者提供真正庇護。2017年3月,南投縣一家民間安置機構被揭發集體性侵害,背後是援助服務私有化、缺乏專業人力又超收安置等問題,導致台灣高達22%的受安置兒少曾被轉換安置機構。各級政府假借「公私夥伴」之名,將安置兒童的任務推給私人機構,撒錢給資本家,能夠確保安置品質的公共資源,則是嚴重不足。

國民黨王育敏等政客,卻利用群眾憤怒提議把死刑納入虐童刑罰,把責任全部推給家長。


為了有效對抗家暴,需要在工作場所、社區和學校建設一場自下而上的集體反家暴運動和女性運動,向施暴者和行動遲緩顢(ㄇㄢˊ)頇(ㄏㄢ)迂腐的政府施壓;和工人運動聯繫起來,對抗職場性別歧視,反對藍綠財團統治下打擊工人工作待遇和權利的政策,改善女性的經濟地位。只有動手建設一個工人政黨,把婦幼福利機構和資源,置於社區和工人的民主監督和管控之下,才能有效建設優質、平價且永續的庇護、托兒、教育、醫療服務和安置庇護,滿足基層家庭的需要,徹底捍衛兒童和婦女的權利,為我們的下一代而鬥爭。

公共資源匱乏反家暴台灣國家暴力國際社會主義前進女性女性運動性別壓迫新北市新自由主義死刑父權資本主義王育敏男女同工不同酬私刑正義職場歧視肉圓家暴案虐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Email

相關文章

支持外送員鬥爭!組織和產業行動才是重心

2023 年 9 月 1 日

台灣#Me2蔓延 群眾起來鬥爭

2023 年 8 月 31 日

台灣MeToo運動:我們不要這樣就算了!

2023 年 8 月 30 日

勞動節遊行:支持外送員產業行動 政府不顧工人生死 莫信藍綠白軍事政策

2023 年 5 月 6 日

需要建設反戰運動  莫信藍綠白軍事政策

2023 年 3 月 29 日

支持台灣外送員抗爭  工會需要迫切組織行動

2023 年 3 月 29 日
  • 加入我們
  • 捐款支持
  • 訂閱刊物

如果你有興趣瞭解更多關於我們的思想、活動和運動的歷史,請造訪本網站上的文章。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號召贊同我們的理念、支持我們的運動的朋友們,加入我們,或捐款支持,來強化我們的組織工作,而你也能親自參與,並投身於爭取社會主義世界的運動,成為這場鬥爭的一員!

聯繫我們

追蹤IG

追蹤臉書

追蹤臉書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 Telegram
  • Line
  • 每期訂閱/每月贊助
  • 單期訂閱/單筆贊助
  • 社會主義者雜誌簡介

Copyright © 2022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版權所有/隱私權聲明

  • 國際
  • 臺灣
  • 中國
  • 香港
  • 理論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