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我們
  • 訂閱刊物
  • 捐款支持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Alternative Taiwan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Alternative Taiwan
  • 國際
  • 臺灣
  • 中國
  • 香港
  • 理論
  • 歷史
國際理論

馬克思主義者對抗壓迫的方法

by ISA Taiwan 2017 年 9 月 26 日
2017 年 9 月 26 日

凱琳·尼科爾森,社會主義替代(CWI美國)
種族主義、性別歧視、恐同症和跨性別恐懼症——我們如果綜觀人類社會的歷史和各個社會之間的差異,那麼明顯可以看出,這些壓迫不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存在的。它們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才產生和發展。
例如,我們知道女性所受的壓迫是和最早的階級社會一起出現的。那時我們的祖先因為農牧業的發展而開始穩定地生產出超過日常所需的剩餘食物,這時便形成了私有財產的概念-用來確定誰可以控制那些剩餘食物;同時控制女性的生育與性變成了必須的事,以規範私有財產的繼承。
有系統的種族壓迫是後來才出現的。從封建主義轉向資本主義使得歐洲國家之間激烈競逐廉價勞動力和自然資源,進而導致帝國主義對全球的侵略。
唯物主義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者有時候會被指責不夠關心種族與性別壓迫,並將一切簡化為階級問題或經濟問題,因而忽略了對抗所有壓迫的重要性。
無可置疑的是,不是所有的社會主義者都以應有的嚴肅態度來對待反抗壓迫的鬥爭,但是身為馬克思主義者,我們把反抗種族與性別壓迫的鬥爭,視為解放整個工人階級的核心問題。我們認為為了將人類從種族主義與性別歧視中解放出來,須要理解產生壓迫的經濟根源,也須要制定一個戰略將受到各種不同壓迫的工人團結在鬥爭中,以終結階級社會以及壓迫的物質基礎。我們也認為,群眾意識主要是透過共同鬥爭而改變的。
DHntzZnXsAAYtud
蘇聯的倒台導致一整個世代內馬克思主義理念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對社會和壓迫的唯物主義認識受到削弱,左翼圈和學術圈轉向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唯心主義世界觀,後現代主義認為人類局限於純粹的主觀印象,無法發現關於我們這個世界的任何客觀真理。
這種觀點天生是個人主義的,因為它斷言每個個體的主觀經驗都同樣有效地認識了現實,而且任何人都無法理解任何他們自己沒親身體驗過的事物。這導致的結果是,根據某些的經驗和身分,一層又一層不斷地將人們分隔為越來越小的群體,而不是尋求所有受壓迫者共同鬥爭的基礎。
而馬克思主義者則認為下面這一判斷帶有客觀的正確性:團結鬥爭、從資產階級那裡奪取財富和生產資料、進而創造一個普遍繁榮的社會(我們知道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符合工人階級所有成員的物質利益——無論他們的種族、性別、或其他身份。
老闆是怎麼利用種族和性別歧視的
資產階級有意識地利用種族和性別歧視來分化工人、超額剝削女性和有色人種。儘管在歷史上薪水較優渥的工作一直由白人男性把持,但種族與性別不平等也會壓低大部分的白人男性勞動者的薪資。例如,美國南方的種族隔閡已經成了資本家防堵工會的重要工具,並使得這些地方的整體工資水準遠低於美國其他地區。
在有工會的工作場所中,工人以統一的行動來爭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在這裡性別間和種族間的薪資差距要比沒有工會的工作場所小得多。而且在種族間與性別間的薪資差距較小的國家,所有工人的薪資都會比較高。
工人階級如果被分化,就不能有效地反抗那些掌握並控制著社會財富與資源的人。勞工運動和所有進步力量必須反擊所有的不公和偏見,並支持所有受壓迫群體的團結鬥爭。
我們認為資產階級在背後支撐著各種形式的壓迫,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縱容工人階級群眾被利用作為壓迫工具。
我們也須要讓本階級成員明白,如果認為受壓迫的身份群體會同工人競爭稀少的工作崗位、食物、住房、醫療照護及教育,那麼這種想法就會給工人階級自己帶來危害。如果我們想要有一個更好的世界,我們就不能只是平等對待彼此,還必須結成必要的聯盟,以對抗那些剝削我們所有人的傢伙:富豪階級。
P21.jpg
 

反擊壓迫工人左翼理論後現代主義性別歧視種族主義身分政治馬克思主義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Email

相關文章

斯大林主義之崩潰(第一部分)

2023 年 3 月 12 日

間諜氣球事件加劇中美冷戰

2023 年 3 月 6 日

新冷戰路線圖

2023 年 2 月 12 日

瑞典:庫爾德人被遣返土耳其 北約軍事化仍在持續

2023 年 2 月 7 日

巴西:大選之後——PSOL該何去何從?

2023 年 2 月 3 日

英國:資本主義經濟陷衰退 鬥爭爆炸一觸即發

2023 年 1 月 31 日
  • 加入我們
  • 捐款支持
  • 訂閱刊物

如果你有興趣瞭解更多關於我們的思想、活動和運動的歷史,請造訪本網站上的文章。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號召贊同我們的理念、支持我們的運動的朋友們,加入我們,或捐款支持,來強化我們的組織工作,而你也能親自參與,並投身於爭取社會主義世界的運動,成為這場鬥爭的一員!

聯繫我們

追蹤IG

追蹤臉書

追蹤臉書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 Telegram
  • Line
  • 每期訂閱/每月贊助
  • 單期訂閱/單筆贊助
  • 社會主義者雜誌簡介

Copyright © 2022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版權所有/隱私權聲明

  • 國際
  • 臺灣
  • 中國
  • 香港
  • 理論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