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火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被當局以《港區國安法》起訴,指控其「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的案件,審訊已近四十天。海外媒體亦相當關注本案。按照香港警方公佈的數字,截止2023年7月3日,已有260人因國安法而被拘捕,79人被定罪,定罪率為100%。意味著一旦被國安法「盯上」,根本沒有任何抗辯勝訴的可能。因此,黎智英幾乎肯定會被定罪,且刑罰可能為終身監禁。
在審判的過程中,多名前《蘋果日報》高層人員在嚴厲刑罰的威脅下成為了控方證人。同時,「12港人案」被告之一李宇軒亦被指串謀黎智英等人,請求外國制裁香港,因此在黎智英案中以「從犯證人」身份作供。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李宇軒在深圳鹽田看守所關押期間多次遭受虐待,牢房不斷傳出尖叫聲。因此他極有可能是在酷刑折磨下作出不利於黎智英的證供。
固然,「壹傳媒」和旗下的《蘋果日報》是個右翼民粹的媒體,而黎智英則是名主張新自由主義的億萬富豪。《蘋果日報》曾刊登過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廣告,將內地新來港人士詆毀為「蝗蟲」,為香港右翼本土派提供了平台,掛著反建制鬥爭的羊頭賣著種族主義的狗肉。
在2019年的反威權運動中,與其說《蘋果日報》是「煽動者」,不如說它們不過是一個「和應者」,它是在自發的群眾動員後,方才姍姍來遲地支持抗議。
但對於中共和香港政府而言,誰擔當什麼角色並不重要。因為黎智英的高調,他們想借他來殺雞儆猴。尤其是為了恐嚇曾經享有「自由」的全部香港媒體,逼迫他們與新的反革命政權合作。在中國內部經濟危機愈趨嚴重,外部新冷戰局面升溫之際,對言論和新聞的鉗制也日益加強,以免「負面消息」進一步打擊統治權威。
社會主義者反對《蘋果日報》的右翼親資立場,但我們亦反對專制政權施行報禁和以言入罪,扼殺言論自由。
《港區國安法》意味著對香港遭受全面的獨裁鎮壓,今天的鎮壓程度絲毫不亞於中國內地。這意味著「一國兩制」方案所設想的有限度自治被完全破壞,一切的控制權都交給了習近平。工會和反對黨已遭粉碎。工人面對資本家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無防備,抗議不公不義恐將被扣上威脅「國安」的帽子,而面臨鎮壓。現在,中共獨裁政權和港府正在推行二十三條立法,更進一步地收緊對香港人民的管控。
相比起《國安法》,現時港府企圖推行的二十三條立法新增了如「竊取國家秘密」、「間諜」、「境外從事危害國家活動」等定義糢糊的罪名。過去的一些「口袋罪」如所謂「不誠實使用電腦」也會加上「危害國家安全」的要素,收緊對公務員和公職人員的限制,對僅存的少數政治性團體的監視和控制也會加強。可見,相比粗暴的「國安法」,廿三條更貼合於香港的司法體制,因此所謂「公正」的司法機構,倚著虛偽的「法治」外衣,更容易如橡皮圖章般對鎮壓大開綠燈。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聲收到一萬三千份意見書,超過98%支持立法。這種自欺欺人的言論令人啼笑皆非。香港在「國安法」的陰影下,言論自由早已蕩然無存,人人都非常恐懼、不敢表達意見。BBC嘗試在香港進行街頭採訪,訪問民眾是否支持二十三條立法,結果絕大多數民眾一聽到問題後就如活見鬼一般雞飛狗跳避之不及,個別民眾則語帶諷刺地坦言「我不能反對,否則就會違反國安法。」可見香港公民早已失去了表達意見的權利,情況與大陸無異。
這種言論鉗制甚至連建制派人士也身受其害,民建聯創黨成員,保皇派元老級人物曾鈺成,在《明報》撰文,對「國家機密」定義是否太籠統、「煽動意圖」是否打擊面過大等問題提出疑慮。並指政府不應一聽到負面評論便採取敵對態度打壓。結果被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批評文章「刺耳」,工聯會議員陳穎欣更指曾鈺成「在關鍵時刻造反」。作為當初有份擁護《國安法》的建制派政客之一,曾鈺成如今僅僅發表較溫和的言論就立即遭受反噬。
國際背景由正在深化的冷戰,以及中美兩個帝國主義勢力的陣營脫鉤進程所主導。各方勢力和資本都不得不「選邊站」,香港曾經作為中美兩方之間橋樑,在這一進程下如今已遭摧毀。正如我們所一直指出,中國終將爆發的群眾反獨裁起義的前景與香港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鬥爭若要取得成功,唯有蘊含極大的經濟力量、但仍未被激發的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組織起來、並發揮主要作用。當這樣的鬥爭席捲而來時,它甚至會遠超過2019年香港史詩般的群眾鬥爭。沒有哪個政權、警察措施或國安法阻擋得了鬥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