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瑋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
台北市長選舉名單仍未確定,有許多黨派、政客出來角逐。《美麗島電子報》顯示民進黨有23%支持、國民黨有18.8%支持、時代力量僅5%支持,三大政黨的民意加起來都不超過一半。
民眾對於兩大財團專制政黨不滿,當前政局出現巨大的政治真空。雖然民進黨執政兩年來民望大跌,但國民黨的腐敗形象深入民心,未能得到群眾支持,而時力在立法院沒有帶來什麼改變,仍無法從中取得支持。現在時代力量更在參選選區上刻意部署,以阻止其他第三勢力小黨參選以保自己聲勢。
國民黨有丁守中宣佈參選,而民進黨則遲遲未決定應該「禮讓柯文哲」還是派人參選。在藍綠皆民望低落的情況下,出現多位不同黨籍人士參選的風潮,其中包括台北市前副市長邱文祥、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台大教授李錫錕,以及行政委員唐鳳。
柯政跳票
柯文哲私下與親中國的新黨關係密切,新黨主席郁慕明說「柯文哲與新黨的兩岸議題上思路接近」、「只要民進黨派人選台北市長,新黨就會挺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他近日更打壓獨派團體的集會自由。
柯文哲2014年政見中,供宅與租金補貼、銀髮照顧、解救血汗計程車、公共保母等政策都跳票。柯文哲在選前喊出「四年兩萬戶、八年五萬戶」公共住宅的目標,然而四年到了完工與開工公共住宅只有一萬兩千戶。且代租代管的家庭式社會住宅也開至月租三萬兩千元導致出租困難,就算是個人獨立套房,社會住宅的租金仍在一萬三至一萬八之間。四年柯政根本沒有解決工人和青年的貧苦困境。
市政府是資產階級政府,除非擁有一個工人階級的綱領、組織和強大運動,選進政府內部只會受盡資本建制的壓力,根本不能推動左翼的政策。不管投給最高支持的柯文哲或其他資產階級候選人,都不會是工人階級的出路,這些政客是沒有辦法完成他自己口中響亮的空話的。我們需要去建設一個工人階級群眾性政黨,透過群眾鬥爭課徵資本利得並在議會內揭露親資的政策,國有化銀行工人民主管理,才能大量增加公共住宅、公共長照資源,這才是能夠真正「翻轉」首都的辦法。